
展望航空業新趨勢,私人飛機正在崛起
你或許時常留意最近的新聞,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搭乘私人飛機抵達台灣參加Computex電腦展;許多科技新貴在疫後時代也會選擇搭乘私人飛機,享有更高彈性的行程安排還有洽公效率。
根據《華爾街日報》,商務包機費用自2019年到2022年成長50%,來到6500萬美元。可見企業將商務包機作為高階主管差旅運具,從一開始基於防疫考量的暫行措施,至今已成為常態性措施。
再者,隨著AI與科技業的發展,導致現在私人飛機的買家正趨向年輕化,根據私人飛機銷售公司Jetcraft調查顯示,45歲以下的私人飛機購買者,自2015年的15%成長至28%,其中中東非洲的買家占比最高;但同樣是45歲以下,平均購買金額最高的則是發生在亞太地區,甚至是中東地區的3倍。
私人航空就業被視為未來的趨勢,主要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1. 高淨值人士與企業需求上升
隨著全球富豪人數增加,以及跨國企業對時間效率的重視,私人航空的需求大幅成長。這直接推動了對飛行員、空服員、地勤、維修工程師等專業人才的需求。
- 根據Wealth-X的數據,高資產淨值人士(HNWI)數量每年穩定增長。
- 企業更傾向使用包機或自有飛機進行商務出行,節省時間並避免商業航班不確定性。
新冠疫情後,許多高端旅客與商務人士轉向私人航空,以避免擁擠的機場與潛在的感染風險,這種趨勢在疫情結束後仍持續。
- 私人航空提供更多健康安全保障與行程彈性。
- 客戶對「非接觸式」與「定制化」服務的偏好提高。
現代私人噴射機變得更高效、環保與成本可控,加上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創新技術的推廣,私人航空門檻逐漸降低,吸引更多新用戶進入市場。
- 例如:HondaJet、Cirrus Vision Jet 等輕型機已使私人飛行更普及。
- 未來城市空中交通(Urban Air Mobility)也將創造新型就業市場。
私人航空已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高端旅遊與生活方式的一環,如提供空中觀光、VIP包機體驗、空中派對等。
- 此領域需大量專業服務人才,如禮賓服務、豪華客艙設計與品牌體驗顧問。
與傳統航空業相比,私人航空就業者通常享有更多彈性、較高薪資與更個性化的職涯發展機會。
- 如私人飛行員可能只服務單一家庭或公司,待遇優厚。
- 空服人員、客艙經理也需具備多語言、禮儀與高端服務技巧,屬於稀有人才。
如果你有興趣想要加入到私人航空新興產業的一環,歡迎預約線上諮詢了解雷赫士飯店管理大學的私人航空管理進階課程。